■ 前瞻
結束上合之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前往馬爾代夫訪問。馬爾代夫豐富的海島旅游資源一直吸引著全世界游客的目光,尤以清澈見底的白色淺灘、幽藍的天空、湛藍的海水令人向往。那麼,這個島國還有哪些你所不知道的事情呢?
【軍隊】
國家安全衛隊“無所不能”
位於印度洋上的島國馬爾代夫,由1200多個小珊瑚島嶼組成,其中202個島嶼有人居住。面積300平方公裡的它,是亞洲最小的國家。由於人口少、面積小,馬爾代夫全國隻有一支准軍事性質的國家安全衛隊。
這支國家安全衛隊既是陸軍、又是海軍,同時還是警察和海上巡邏隊。一軍多用,無所不能,馬爾代夫國家安全衛隊是當今世界上最奇特的軍隊之一。
【旅游】
一島一酒店 水屋海上建
公開資料顯示,2006年以前,馬爾代夫的九成游客都來自歐洲。2007年,中馬開通直航后,加上馬對中國護照實行免簽制度,簡化了出國游的繁瑣程序,到馬爾代夫旅游的中國游客一年間激增了90%。
由於島嶼眾多,馬爾代夫基本是“一島一酒店”的模式,每個島嶼都是一個獨立的酒店經營商開發出來的,選島就是選酒店。
大部分島嶼都有沙灘屋和水屋。沙灘屋面對著大海,幾乎每個島嶼都有水屋,這是一種直接建在海上的小屋,有階梯直通大海。這裡是最不需要推薦攻略的海島,因為這裡的主題就是休憩、享受。游客需要注意的是,在馬爾代夫,裸泳是非法的。
【危機】
多數島嶼面臨海水侵蝕
“即將消失在海平面的島嶼”,是馬爾代夫最好的旅游推廣口號。
馬爾代夫群島中80%是珊瑚礁島,平均海拔不足1米。全國最高的兩座島嶼距離海平面也隻有2.4米。在2004年的南亞大海嘯中,馬爾代夫一度有2/3的國土慘遭淹沒。
這個島國在全球變暖面前的脆弱性,在其首都馬累就能看出來。集中了全國約三分之一人口的馬累隻有不到6平方公裡,它周圍無數的水泥樁構成了連綿的防波堤,但即便是這些沉重的水泥樁也無法抵擋不斷上升的海水。
馬爾代夫前總統納希德曾表示,在全國約200個居民島中,大約50個面臨著海水侵蝕問題,其中16個島需要立即採取行動。此外,很多居民島的地下淡水資源正在枯竭,居民飲水出現困難。
2008年,時任總統的納希德接受採訪時談到了馬爾代夫應對全球變暖的“保險政策”。納希德說:“我們靠自身的綿薄之力是無法阻止全球變暖的,隻能到別處購買土地,這是預防最糟結果的保險性政策。”
【應對】
適應氣候變化 修筑人工島
一些適應氣候變化的試驗性項目,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就已經啟動,其中包括修筑人工島。在馬累東北約1.3公裡處的胡魯馬累島,經過十幾年的填海造地,海拔高度已經達到了3米。此外,馬爾代夫政府正逐步施行一些島嶼的“墊高”工程。在這些島嶼上,海灘將被樹木及灌木墊高,中心居民區則將使用垃圾墊高。
不過,馬爾代夫仍然要為最壞的情況做准備,那就是舉國搬遷。馬爾代夫政府自2008年起每年從10多億美元的旅游收入中撥出一部分,建立一筆“主權財富基金”,用來購買新國土,計劃將馬爾代夫38萬人整體搬遷過去。
此外,馬爾代夫旅游部將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日程。制定相關政策保護珊瑚礁,避免它們受到損害,任何建設項目都不允許使用珊瑚礁石作為原料﹔環保知識在學校中作為常識進行傳播,使孩子們從小就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