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尼日利亞首都拉各斯一處人潮洶涌的市場
近日發表的一項分析認為,世界人口有70%的可能到2100年還將持續增長,數量從目前的70億增加到110億,從而給食品供應、人類健康以及社會穩定帶來嚴峻挑戰。
據英國《衛報》報道,該研究負責人、華盛頓大學的阿德裡安·拉夫特利(Adrian Raftery)教授認為:“此前有預測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增長將不再成為人們需要關注的主要問題。但是我們現在的研究表明,人口問題應該重新被列入最重要的國際事務日程。人口是其他所有問題的驅動力,而且人口快速增長會加劇各種各樣的挑戰。”他還認為,衛生保健的缺失、貧窮、人口與社會動蕩、犯罪等諸多社會問題都與人口激增有關。
許多廣被接受的研究分析均認為世界人口增長將於2050年達到頂峰至90億。而拉夫特利團隊的這項研究推翻了過去20年裡的這一通行觀點。
拉夫特利介紹說,此前的預測通常都是建立在研究者自身對於人口未來增長趨勢的主觀判斷基礎之上,“多少都有些含糊不清,也比較主觀隨意”。這些研究認為到2100年世界人口數量將介於70億到160億之間。拉夫特利表示,“這個上下區間如此之大,並不具有現實意義。”
拉夫特利團隊的此項研究由包括聯合國專家在內的國際人員組成,首次運用高級統計學來評價約束未來人口增長的上限與下限,其成果已經發表在《科學》雜志。預計到2100年,世界人口數量將介於96億至123億之間,而且人口持續增長的可能性達到80%,在21世紀之內的任何時候都不可能達到峰值。
撒哈拉以南非洲被認為是世界上人口增長最快的地區,從現在起到2100年將呈現出從10億到35億、再到50億的爆炸式增長。許多人曾經認為非洲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出現的人口出生率下降會持續下去,但是現在看來情況並非如此。例如,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尼日利亞並未出現生育下降的趨勢,這裡平均每個婦女養育6個孩子,預計到2100年尼日利亞的人口將從現在的2億增加到9億。
公益機構“人口問題”的總裁西蒙·羅斯(Simon Ross)表示:“最近幾十年我們都忽略了人口政策,隻有在討論諸如聯合國發起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時才會偶有提及。但是如果任由當前政策持續下去,那麼在今天孩子們的有生之年,世界人口將增加40%到75%,而且還將不斷增長。因此我們現在採取新措施的意義就在於給未來提供更大的發展可能性。”
出現生育率增長失控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節育的需求未能得到滿足,二是對大家庭的持續偏愛。拉夫特利介紹說:“有25%的女性的節育需求未受滿足,這一比率20年來都沒有發生變化。”而對大家庭的偏愛同婦女受教育程度相關。在尼日利亞有28%的女孩都沒有完成小學教育。
還有一個值得關切的人口問題就是已經在歐洲和日本出現的老齡化問題,即新勞動力將如何養活更大數量的退休老人。然而這並不僅是老齡化國家所面臨的問題。例如在巴西,現在每8.6位勞動力養活1位65歲以上的老人,但是到2100年,每1.5個勞動力就得養活1位老人,這甚至還低於日本目前的比率。中國和印度也面臨類似情況。拉夫特利認為:“老齡化社會的問題遲早將影響這些國家,應該及早制訂計劃來加以應對。”
維也納人口統計研究所主任沃爾夫岡·盧茨(Wolfgang Lutz)認為,提高教育程度至關重要,不僅能夠降低出生率,而且能夠在人口持續增加的情況下幫助人們生活富足。例如在加納,未受教育的婦女平均生育率是5.7個孩子,受過中等教育的婦女其生育率就減少為3.2個,而受過高等教育的婦女其生育率隻有1.5個。但是他說:“教育在人口政策中的重要性並不隻體現在減少人口數量上,教育程度還能夠影響人口健康。”(常旭旻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