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圖片
10月22日,工信部、發改委、科技部等七部委聯合印發《京津冀公交等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方案》,提出2014年到2015年,在京津冀地區公共交通服務領域共推廣20222輛新能源汽車,新建充/換電站94座,充電樁新增1.62萬個。專家指出,基礎設施加速建設,有望加速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化應用進程。
公共交通力推新能源車
京津冀地區近年來細顆粒物污染嚴重,霧霾天氣頻發。雖然陸續通過機動車總量調控及交通限行等方式加大對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控制,但由於機動車保有量基數大、增量高,機動車排放在大氣細顆粒物污染佔比居高不下。2014年,京津冀地區約20%-35%細顆粒物來自機動車尾氣排放。
截至2013年底,京津冀地區公交及出租等公共交通領域機動車為22.28萬輛,其中公交車5.39萬輛,出租車16.89萬輛。北京市公交車2.2萬輛,出租車6.8萬輛﹔天津市市內公交車為1萬輛,出租車3.19萬輛﹔河北省內公交車共2.19萬輛,出租車6.9萬輛。公交等公共服務領域車輛具有日均行駛裡程長、單車污染物排放量高等特點,單車污染物年排放總量遠高於私家車,在公交等公共服務領域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有助於有效降低大氣污染物含量,改善空氣質量。
《工作方案》提出,2014年至2015年,在京津冀地區公共交通服務領域共推廣20222輛新能源汽車。其中,北京市8507輛,天津市6000輛,河北省5715輛﹔到2015年底,京津冀地區公交車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16%,京、津出租車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於5%,河北省繼續做好示范城市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工作,新能源汽車在公交及公共服務領域的應用水平國內領先。
通過在公交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新能源汽車,初步建立公交等公共交通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格局,逐步構建綠色公共交通體系,推進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到2015年底,實現當年節油13萬噸,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8.5萬噸,從公共交通領域改善京津冀地區空氣質量。
專家指出,公共交通系統推廣新能源汽車是一項長期工作,短期對環境治理很難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但是,這項新政策有望帶動北汽集團等企業的新能源汽車銷量。
對於未來京津冀新能源汽車聯合採購,《工作方案》明確提出,將堅持開放原則,公開招標採購符合環保達標公告要求的新能源汽車,試點京津冀公交等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車輛集中採購模式,以市場驅動引導企業技術提升,降低採購成本,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化進程,帶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提速
據中汽協統計,2014年9月,受政策帶動和季節性需求上升影響,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幅增長,單月銷量超9000輛,接近1萬輛大關,預計10、11月份有望繼續保持放量狀態。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基礎設施不足的問題將越發突出。調查數據顯示,上海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車主,90%以上沒有固定的充電車位,導致許多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淪為“免費車牌的燃油車”。
從《工作方案》的內容來看,基礎設施建設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方案提出,2014年至2015年,京津冀地區共新建充/換電站94座,充電樁新增1.62萬個。其中,北京市新增充/換電站3座、燃料電池車輛用加氫站1-2座、新增各類充電樁6748個,天津市新增公交車充換電站6座、公交車充電站49座、各類充電樁4000個,河北省新增充電站83座、各類充電樁5455個。到2015年底,京津冀地區充換電站總數將達到112座,充電樁總數將達到19657個,基本建成以保障運行為前提,建設規模適度超前的充電設施網絡。
據了解,北京市計劃到2015年,公用充電樁採用“政府主導、統籌建設、專業運營”的方式,公共場合規劃建設不低於10%的充電設施,在五環內初步建成5公裡半徑快速充電網絡,並建設充電樁運營管理市場機制。天津市將主要建設公交車充換電站和充電站,出租車、郵政快遞車、環衛車、基本按照一車一樁的原則,配套建設與其功率相匹配的充電樁,實際數量按照滿足使用要求的基本條件布局建設。
專家指出,京津冀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必須要有與之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相關設施需要進行科學布局,既要做到覆蓋范圍廣,又要分流出租車與私家車的充電資源。與此同時,京津冀地區快速充電網絡和充電樁如何運營,收費標准如何確定也亟待進一步完善。(記者 劉興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