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日前本市再次“遭遇”持續霧霾天氣,本市也即將進入大氣污染較為嚴重的季節。市政府辦公廳公開發布了《貫徹落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會議精神的12條措施》,並提出重點任務分解表,對部分重點任務進一步明確了新的完成時限和進度要求。
燃煤為主的能源結構被專家認為是霧霾天氣的“禍首”。抓好清潔煤替代方面,本市計劃將全市72個煤炭儲存場地提升整合到16個,並全部遷出中心城區。推進散煤清潔化,2014年年底前完成替代180萬噸燃煤任務,到2017年完成替代270萬噸燃煤任務,新建密閉配煤網點89個,推廣先進民用爐具120萬台,民用潔淨煤利用率達到90%。加快實施供熱、工業、自備電站燃煤鍋爐改燃並網。爭取並不斷擴大天然氣等清潔能源使用比例,2014年全年用氣量超過40億立方米﹔爭取並不斷擴大外購電使用比例,到2017年外購電比例達到三分之一。
機動車尾氣污染也是大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治理機動車尾氣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方面,2014年本市將淘汰黃標車和老舊機動車14.3萬輛,2015年淘汰黃標車7.7萬輛,至此全部完成黃標車淘汰任務。到2017年年底,投入運營4000輛清潔能源公交車,2014年投入運營2000輛﹔到2015年年底,投入運營2000輛新能源公交車,2014年投入運營600輛。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到2015年,推廣應用1.2萬輛新能源汽車,今年則要推廣應用4570輛新能源汽車。
抓好揚塵等面源污染治理方面,本市除計劃使市內六區和環城四區道路機掃水洗作業率達到65%,完成全市423家工業企業堆場封閉和防風抑塵網建設、1536家餐飲企業油煙治理外,還新增一項任務——將完成建筑垃圾堆放選址工作,建成堆山公園,該項目的責任區縣確定為北辰區。
此外,本市將採取有效措施,配合北京市做好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會議空氣質量保障工作。加強監督執法,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市環保局將天津市顆粒物源解析初步結果上報環境保護部,並向社會公布。本市還將探索建立環境空氣質量補償機制,對空氣質量同比改善的區縣,由市級財政給予補償﹔對空氣質量同比惡化的區縣,由區縣級財政向市級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