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生態
人民網>>生態>>正文

地球“超載”敲響發展警鐘

2015年04月21日16:45  來源:中國國土資源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地球“超載”敲響發展警鐘

  “我們試圖征服地球,結果卻很糟糕。”這是剛去世的德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格拉斯說過的一句話。

  第46個世界地球日來臨之際,讓我們再次傾聽地球母親的心聲。

  眾所周知,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和人均消費的增長使地球上的資源壓力成倍增長。

  但結果到底有多糟糕呢?

  世界自然基金會每隔兩年發布《地球生命力報告》,試圖用直觀的數據描述地球正在發生的變化。其最新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14)》(以下簡稱《報告》)顯示,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已超過自然可再生能力的50%,需要1.5個地球才能承載目前人類的生態足跡。

  面對日益“超載”的地球,發展綠色經濟,尋求有效管理、使用自然資源的途徑,同時減緩自然資源耗竭的速度,已經成為全球刻不容緩的課題。

  人類在消耗1.5個地球

  在上述報告中,世界自然基金會使用了“地球生命力指數”的概念,來測量地球這個巨型倉庫裡資源量的改變。

  地球生命力指數由陸地、淡水、海洋生物群落三個獨立的指標組成。《報告》顯示,從1970至2010年,地球生命力指數顯示了52%的下降率。換句話說,目前地球上的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和魚類數量平均約為40年前的一半。其中淡水物種的種群規模平均下降了76%,但人口在不斷增加。棲息地喪失和退化及捕獵和捕魚開發,被認為是地球生命力指數下降的主要原因。氣候變化則是第二常見的主要威脅,而且可能會對將來的種群數量產生更大壓力。

  生物多樣性下降的同時,人口和人均消費的增長正驅動著全球“生態足跡”的增加。《報告》指出,人類對地球資源的需求已超過自然可再生能力的50%。

  “按照這樣的需求發展的模式繼續下去的話,到本世紀中期會需要三個地球才能滿足人類所需。”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總干事盧思騁指出。

  在眾多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中,20世紀90年代加拿大兩位生態經濟學家提出的生態足跡模型已被廣泛接受。生態足跡將環境負荷表示為土地面積,來直觀地理解資源的有限性。例如,日常生活中的菜肉魚蛋奶等食物及木材家具等,需要依賴農田、牧場、漁場、森林等來生產,這些支撐生活的所有土地、水域面積的總值,就是“生態足跡”。值越高,說明人類的需求越多,環境的負荷就越重。

  在生態足跡計算中,各種資源和能源消費項目被折算為耕地、草場、林地、建筑用地、化石能源土地和海洋(水域)等6種生物生產面積類型。耕地是最有生產能力的土地類型,提供了人類所利用的大部分生物量。草場的生產能力比耕地要低得多。化石能源土地是人類應該留出用於吸收二氧化碳的土地,但事實上人類並未留出這類土地。由於人類定居在最肥沃的土壤上,因此建筑用地面積的增加意味著生物生產量的損失。

  有人曾形象地比喻,“生態足跡”是一隻負載著人類與人類所創造的城市、工廠等的巨腳踏在地球上留下的腳印,當地球所能夠提供的土地面積容不下這隻“巨腳”時,其上的城市、工廠等就會失去平衡﹔如果“巨腳”始終得不到一塊允許其發展的立足之地,那麼它所承載的人類文明將最終墜落、崩毀。

  世界自然基金會專家凌林指出,一個國家想要實現全面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保証人均生態足跡要低於地球人均生物承載力,同時也能保持全球定義標准下的體面的生活水准。

  生物承載力和生態足跡都用全球公頃(gha)單位表達。1全球公頃代表全球平均生產力水平下1公頃土地利用面積。

  《報告》顯示,在1961年至2010年間,科技進步、農業投入和灌溉已經提高了每公頃生產用地(尤其是耕地)的平均產量,將地球的生物承載力總量由99億全球公頃(gha)提高至120億全球公頃。然而,在同一時期內,全球人口由31億增至近70億,致使人均生物承載力由3.2全球公頃減少至1.7全球公頃。與此同時,人均生態足跡由2.5全球公頃增至2.7全球公頃。所以,盡管生物承載力在全球范圍內有所增加,但現在已經不夠分配了。

  2010年,全球生態足跡總量為181億全球公頃,人均生態足跡2.6全球公頃。地球的生物承載力總量為120億全球公頃,人均生物承載力1.7全球公頃。

  世界自然基金會認為,隨著世界人口預計在2050年和2100年分別達到96億和110億,可供我們每個人使用的生物承載力還將進一步縮水——同時,土壤退化、淡水短缺和能源成本上升將使保持生物承載力的持續上升更具挑戰。

  “超載”加劇並非不可避免

  地球身上發生的最重要變化不是由自然現象而是由人類行為造成的。但人類的存續、福祉和繁榮依賴於地球健康的生態系統及其提供的服務。

  在過去的1萬年——即被稱為“全新世”的地質期裡,人類受益於高度穩定、可預見的自然環境,並因此得以從定居的人類社區進化發展成為現代人類社會。但世界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期——“人類世”。在這個時期,人類活動是地球層面變化的最大驅動因素。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專家指出,鑒於變化的步調和規模,再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即地球將會達到使其生存條件突然間發生不可逆轉改變的關鍵臨界點。

  如今,近10億人正遭受飢餓,7.68億人沒有安全潔淨的水供應,14億人無法獲得可靠的電力供應。氣候變化和生態系統與自然資源的衰竭將進一步加劇這種局面。食物、水和能源安全這些相互關聯的問題影響著我們每個人,並最直接地影響著世界上最貧困的人口。

  《報告》認為,地球超載加劇是成千上萬的決策累積的結果,而人們作出這些決策時很少或根本沒有考慮到保護自然世界的重要性:地方、國家和國際層面的治理欠佳﹔各地政策狹隘地著眼於經濟增長和有限的利益﹔商業模式專注於短期利潤,沒有考慮外部性和長期成本﹔採用效率低下、過時和不必要的破壞性方法生產和使用能源、捕魚、種植糧食以及運輸商品和人員﹔採用不顧后果的謀生策略﹔過度消費使得很少有人能生活得更加快樂和健康。

  “實際上,上述每一個領域均存在著更好的選擇。改變我們的發展路線,尋找替代方案雖非易事,但仍然可以做到。”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總干事馬可·蘭博蒂尼指出,我們必須抓住機遇,終結歷史上這一具有破壞性的篇章,創造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繁榮的美好未來。

  在2012年在裡約舉行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上,世界各國政府承諾“為我們的地球及今世后代,促進創造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的未來”。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協會理事長劉嘉麒先生指出,對於《報告》提出的問題要從兩方面來看:首先,從整個地球資源、環境、生態方面看,如果我們繼續掠奪資源,破壞生態環境,就會給自己帶來災難。其次,在所有的自然科學定律中,物質不滅定律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定律。盡管人們在不斷地從自然界獲取資源和物質財富,但這些財富會轉變。原來的資源不夠用了,會有新的資源﹔原來的能源不夠用了,會有新的能源。而且社會在不斷地前進,人類的生活也會不斷地變好。

  世界自然基金會的研究認為,近年來在量化自然資本的經濟價值和由此產生的紅利方面已經取得一定進展。這些價值評估從經濟角度為實現自然保護和可持續生活提供了例証。

  為此,世界自然基金會提出了“一個地球”理念:保護資源、提高生產效率、轉變消費模式、引導資金流向、實行公平的資源管理。

  “我們必須將投資從造成環境問題轉向解決環境問題﹔就如何管理我們共享的資源,作出公平、有遠見的生態抉擇﹔保存我們所剩的自然資本,保護和恢復重要的生態系統和棲息地﹔提高生產效率,改變消費模式。”世界自然基金會相關項目負責人表示,從全球來看,還沒有哪個國家既實現了高水平的人類發展,又保持著可持續的生態足跡,但扭轉當前局勢並非不可能,如果更多的公眾、企業和政府相關部門能夠做出轉變,就能促使現狀得以改變。

  我國資源管理新挑戰

  經濟發展總是伴隨著土地、礦產、能源、水等資源的大量消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導致資源保障和生態環境保護面臨嚴峻的挑戰。

  據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公布的資料,中國的整個自然環境最多能容納15億∼16億人口,許多短缺性資源能容納的人口低於10億。這意味著,中國的人口規模在下世紀中葉將達到環境的最大容量值。此前世界自然基金會發布的《中國生態足跡報告2012》指出,中國人均生態足跡大約是中國生態承載力的2倍多,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和消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面對嚴峻形勢,我國資源環境的管理制度日趨嚴格。2004年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提出要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從嚴控制城鄉建設用地總規模。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水資源管理制度、環境保護制度。

  “最嚴格”已經成為我國資源環境制度的基調。

  事實上,我國已經開始重視並著手研究地球及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問題。隨著不動產登記的推行,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監管有效的自然資源管理與資產產權制度已經起步。業內人士指出,在此基礎上,還要建立並完善空間規劃體系,劃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開發管制界限,落實資源合理使用與生態有效保護管制。尤其要健全能源、水源、土地節約與集約使用制度。

  近年來,國土資源部大力推進土地和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用資源利用方式轉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2014年,國土資源部頒布的《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規定》和《關於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的指導意見》,啟動了580個城市節約集約用地評價。

  在礦產資源利用方面,根據中國國土經濟研究院的報告,2005年∼2013年,國內主要礦種單位GDP礦耗逐年下降,表明我國資源利用效率趨好。但受建筑、汽車、電力等行業快速增長和人們消費水平提高、結構變化等影響,鐵、鋁、銅、鉛鋅的人均礦耗增速顯著。2013年與2005年相比,鐵、鋁、銅、鉛鋅和磷礦等礦產人均礦耗增幅均超過100%。從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礦產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還有很大的空間。國土資源部表示,將繼續抓好礦產資源“三率”標准制定和實施,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綠色礦山建設。

  專家指出,從根本上切實轉變粗放、不協調和不可持續的能源資源利用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走低碳發展之路,既是緩解當前資源環境約束矛盾的迫切需要,也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所在。由此,資源管理模式要發生根本性改變。過去,資源管理主要是提供資源保障,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為其提供有效供給。在低碳經濟下的資源約束對資源需求進行調節,資源管理要從供應管理轉變為需求管理,以供定需,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泛亞洲智庫全球未來研究所創始人程子俊撰文認為,面對地球的超載,各國尤其是亞洲國家應進行有節制的消費,將資源管理作為一切政策決策的中心。他強調,對於亞洲來說,將資源管理置於一切政策決策中心的前景並非易事,尤其是在過去幾十年一直被告知繁榮隻能來自傳統的消費驅動型經濟增長模式的社會。

  “我們不是繼承了父輩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兒孫的地球”,《聯合國人類環境宣言》中的警示言猶在耳。以世界地球日為契機,人類需要反思和行動起來,為子孫留下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家園。來源:中國國土資源報

(責編:蔣琪、王靜)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