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北島的毛伊海豚是全球體型最小的海豚。(自ENS環境新聞網)
2013年因誤闖漁網而死去的毛伊海豚。(自ENS環境新聞網)
據ENS環境新聞網報道,全球種群數量最少、最稀有的海豚物種——新西蘭毛伊海豚數量降至歷史最低,大約有43-47頭,其中僅10-12頭雌性海豚。鯨類動物專家警告稱,毛伊海豚有可能在15年內滅絕。
毛伊海豚是赫氏海豚的一個亞種,並且是僅存的帶有圓形背鰭的海豚物種,隻在新西蘭北島西海岸100米以上的淺海水區生存。成年毛伊海豚體長最多1.7米,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海豚物種之一,素有“海中霍比特人”的稱號。
赫氏海豚及毛伊海豚生存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侵害,如刺網捕魚、資源開採以及溢油等。毛伊海豚的未來也將進入國際捕鯨委員會科學委員會聖地亞哥會議上探討的議題之中。
新西蘭非營利組織皇家森林與鳥類協會建議,對毛伊海豚採取全面保護,包括禁止在海豚生長地區的捕魚、海洋採礦和地震測量活動。德國自然保護聯盟國際自然保護基金會主席托馬斯•騰哈特(Thomas Tennhardt)也表示:“新西蘭目前對毛伊海豚的保護並不得力。三年時間裡,國際捕鯨協會的科學人士一直在敦促新西蘭政府禁止在毛伊海豚棲息地使用刺網和拖網,但新西蘭沒有採取措施。”
然而,威脅到毛伊海豚的事件接連不斷。今年2月20日,澳洲石油企業OMV曾在新西蘭北島西海岸發生原油泄漏。騰哈特說:“這是五年裡OMV造成的第三起原油泄漏事故。因此我們呼吁新西蘭政府禁止在敏感海域的原油開採行為。”
自1970年代以來,刺網捕魚導致毛伊海豚的數量已經下降了約97%。截至2004年時,尚有111頭毛伊海豚,而到2010年時,其數量下滑到了59頭。由於刺網保護范圍隻能覆蓋不到20%的毛伊海豚棲息地,海豚不斷因為誤入漁網而喪命。而新西蘭捕魚業仍然堅稱,毛伊海豚和赫氏海豚均未面臨短期危機。
德國自然保護聯盟國際自然保護基金會表示,如果毛伊海豚能夠免受人類活動的侵擾,那麼數量仍有可能恢復。若人類活動不再給毛伊海豚帶來生存威脅,其數量有望在87年裡回歸到500頭。
該組織瀕危物種保護部門主管芭芭拉•馬斯(Barbara Maas)博士表示:“新西蘭必須停止把漁業的利益放在生物保護之上,並最終保護海豚棲息地不受漁網、地震氣槍以及石油、天然氣開採的破壞。”(謝璿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