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6日)開始,今年第13號強台風“蘇迪羅”將在我國東部海區呼風喚雨,隨后華東沿海將會出現強風雨天氣。中國氣象局台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正研級高工錢傳海分析,“蘇迪羅”與上一個登陸我國的台風“燦鴻”相比,強度相似,影響范圍更大。
台風的形成機制
在熱帶海洋面上經常有許多弱小的熱帶渦旋,我們稱它們為台風的“胚胎”,因為台風總是由這種弱的熱帶渦旋發展成長起來的。通過氣象衛星已經查明,在洋面上出現的大量熱帶渦旋中,大約隻有百分之十能夠發展成台風。台風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般說來,一個台風的發生,需要具備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1、首先要有足夠廣闊的熱帶洋面,這個洋面不僅要求海水表面溫度要高於26.5℃,而且在60米深的一層海水裡,水溫都要超過這個數值。其中廣闊的洋面是形成台風時的必要自然環境,因為台風內部空氣分子間的摩擦,每天平均要消耗3100-4000卡�厘米**2的能量,這個巨大的能量隻有廣闊的熱帶海洋釋放出的潛熱才可能供應。另外,熱帶氣旋周圍旋轉的強風,會引起中心附近的海水翻騰,在氣壓降得很低的台風中心甚至可以造成海洋表面向上涌起,繼而又向四周散開,於是海水從台風中心向四周圍翻騰。台風裡這種海水翻騰現象能影響到60米的深度。在海水溫度低於26.5℃的海洋面上,因熱能不夠,台風很難維持。為了確保在這種翻騰作用過程中,海面溫度始終在26.5℃以上,這個暖水層必須有60米左右的厚度。
2、在台風形成之前,預先要有一個弱的熱帶渦旋存在。我們知道,任何一部機器的運轉,都要消耗能量,這就要有能量來源。台風也是一部“熱機”,它以如此巨大的規模和速度在那裡轉動,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要有能量來源。台風的能量是來自熱帶海洋上的水汽。在一個事先已經存在的熱帶渦旋裡,渦旋內的氣壓比四周低,周圍的空氣挾帶大量的水汽流向渦旋中心,並在渦旋區內產生向上運動﹔濕空氣上升,水汽凝結,釋放出巨大的凝結潛熱,才能促使台風這部大機器運轉。所以,既使有了高溫高濕的熱帶洋面供應水汽,如果沒有空氣強烈上升,產生凝結釋放潛熱過程,台風也不可能形成。所以,空氣的上升運動是生成和維持台風的一個重要因素。然而,其必要條件則是先存在一個弱的熱帶渦旋。
3、要有足夠大的地球自轉偏向力,因赤道的地轉偏向力為零,而向兩極逐漸增大,故台風發生地點大約離開赤道5個緯度以上。由於地球的自轉,便產生了一個使空氣流向改變的力,稱為“地球自轉偏向力”。在旋轉的地球上,地球自轉的作用使周圍空氣很難直接流進低氣壓,而是沿著低氣壓的中心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北半球)。
4、在弱低壓上方,高低空之間的風向風速差別要小。在這種情況下,上下空氣柱一致行動,高層空氣中熱量容易積聚,從而增暖。氣旋一旦生成,在摩擦層以上的環境氣流將沿等壓線流動,高層增暖作用也就能進一步完成。在20°N以北地區,氣候條件發生了變化,主要是高層風很大,不利於增暖,台風不易出現。
上面所講的只是台風產生的必要條件,具備這些條件,不等於就有台風發生。台風發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至今尚未徹底搞清。
台風來臨前的准備要點:
1.及時收聽、收看或上網查閱台風預警信息,了解政府的防台行動對策。
2.關緊門窗,緊固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
3.從危舊房屋中轉移至安全處。
4.處於可能受淹的低窪地區的人要及時轉移。
5.檢查電路、爐火、煤氣等設施是否安全。
6.幼兒園、學校應採取暫避措施,必要時停課。
台風來了如何避險?
1.盡量不要外出。
2.如果在外面,千萬不要在臨時建筑物、廣告牌、鐵塔、大樹等附近避風避雨。
3.如果你是開車的話,則應立即將車開到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
4.如果你住在帳篷裡,則應立即收起帳篷,到堅固結實的房屋中避風。
5.如果你在水面上(如游泳),則應立即上岸避風避雨。
6.如果你已經在結實的房屋裡,則應小心關好窗戶,在窗玻璃上用膠布貼成“米”字圖形,以防窗玻璃破碎。
7.如台風加上打雷,則要採取防雷措施。
9.台風過后需要注意環境衛生,注意食物、水的安全。
10.露天集體活動或室內大型集會應及時取消,並做好人員疏散工作。
11.不要到台風經過的地區旅游或到海灘游泳,更不要乘船出海。
台風來襲 專家提醒注意避險
一是台風來臨時,要及時了解台風的動態,人員要及時轉移到安全地帶,避開容易造成傷亡的地點(危舊住房、廠房、工棚、臨時建筑),不要在以上地方避風避雨。
二是水利部門要對山塘、水庫、堤圍等水利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巡查。海洋、海事水產、航運等部門要通知出海船隻回港或就近避風。
三是棚架、招牌、霓虹燈、吊機等懸空、高空設施要進行加固,並將露於陽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內。
四是居民群眾應把門窗捆緊拴牢,特別應對鋁合金門窗採取防護。收起屋內外的各種懸挂﹔關閉門窗,必要時加釘木板﹔檢查線路,准備手電、蠟燭,儲存飲水,以防斷電停水﹔多備一二日食物蔬菜,非必要時不要外出。
五是停止高空及戶外危險作業﹔停止各種露天集體活動和室內大型集會。突遇台風時,速往小屋或洞穴躲避。遇強風時,盡量趴在地面往林木叢生處逃生,不可躲在枯樹下。
六是如果碰上泥石流,應掌握正確的逃逸方法。當處於泥石流區時,應向兩側山坡上跑,離開溝道、河谷地帶。應選擇在基底穩固又較為平緩開闊的地方停留。
七是當台風信號解除以后,要在撤離地區被宣布為安全以后才可以返回,不要隨意使用煤氣、自來水、電線線路等。(人民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