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生態
人民網>>生態>>正文

垃圾場周圍建有許多樓盤和學校 居民區臭氣彌漫

2015年09月22日08:27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垃圾場周圍建有許多樓盤和學校 居民區臭氣彌漫

  9月15日下午,貴陽市烏當區保利春天大道小區,臨街可以見的范圍內,住戶窗戶緊閉。一些住戶在窗戶口挂上了大大的“臭”字。 本報記者 白皓/攝

  被惡臭籠罩一年多后,貴陽市烏當區保利春天大道小區的數十位業主再也忍受不住越發濃烈的臭氣,開始頻繁投訴維權。

  和他們同時行動的,還有周邊保利溫泉新城、燕山雅筑、臣功新天地、城市山水公園等多個小區的業主,這些居民小區建筑面積小則近10萬平方米、大則近100萬平方米,都被同一種臭氣籠罩著。

  “每天中午開始臭,晚上吃飯的時候特別濃烈,到了后半夜能把人臭醒。”保利春天大道小區1棟的業主鴻宇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自己從2013年11月入住小區開始,一直被這樣的臭氣困擾,直到今年入夏,臭氣越來越濃,難以忍受。

  在貴陽的城市定位中,烏當區一直主打“生態牌”,被視為生態養生、休閑度假的優質區域。在這個主打生態牌的區域中,惡臭氣味從哪裡來?為什麼會長時間存在?誰該為老百姓的呼吸負責?

  近日,中國青年報記者展開了調查。

  看上去很美的生態區附近居然是一個大垃圾場

  9月15日下午,中國青年報記者來到貴陽市烏當區保利春天大道小區,一股垃圾的臭味夾雜著食物發酵腐爛的味道扑面而來,臨街可以見的范圍內,住戶窗戶緊閉。一些住戶在窗戶口挂上了大大的“臭”字。

  在小區的28棟,搬進新家大約半年的業主程揚家中門窗都關得嚴嚴實實,“買這裡的房子,就是看中這裡宣傳的好生態。”從程揚家的落地窗看出去,一座不大的山上各種樹木成林,不遠處還有穿越貴陽城的南明河,程揚說,自己經常和朋友到后山上尋找蘭草,有山有水是自己向往的田園生活。

  可臭氣一直彌漫在程揚和鄰居們的生活中,讓她感覺“生活的心情都被臭氣籠罩著”,絲毫沒有田園山水間的閑適和樂趣。

  在距離保利春天大道小區幾分鐘車程的城市山水公園小區,業主李娜也飽受臭味的困擾,她曾經認為是樓下垃圾桶發出的味道,幾次與物管交涉后,物管同她一起查看小區垃圾桶的情況,她最終相信臭味來自更遠的地方。

  但在現實中,程揚和李娜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說法,她們曾經給環保投訴熱線打電話,得到的答復是不在職權范圍內,她們又把電話打到城市管理的投訴平台,答復說會向領導匯報,依然沒有明確的回音。

  直到8月29日,她們從社區舉行的一次關於臭氣問題的專題對話會中得到了明確的說法,烏當區城管局的一名負責人明確告訴大家:臭味主要來自這些居民小區附近的高雁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這裡每天承擔著貴陽市約一半的生活垃圾處理任務。

  “看上去很美的生態區裡,小區附近是居然一個大垃圾場!”這讓覺得程揚覺得難以接受。

  現實中,有不少保利春天大道小區的居民早已知道高雁垃圾填埋場的存在。2014年,保利春天大道小區的一些業主通過書面報告反映了相關問題,當地社區服務中心2014年6月11日出具的一份書面回復稱:市政府已決定該垃圾填埋場(即高雁垃圾填埋場)將於今年年底停止使用,同時對已傾倒的垃圾進行處理,防止異味散播。

  明確要停用的垃圾場到底有沒有停用?這是許多附近住戶心中的疑問。

  嚴重超負荷的垃圾場仍在運行

  9月16日上午,記者在高雁城市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看到,大量垃圾清運車進進出出,垃圾填埋場已經成為一座“垃圾山”。“垃圾山”一部分被藍色的塑料布覆蓋,一部分暴露在外,空氣中彌漫著刺鼻的酸臭氣。

  幾台大型機械在“垃圾山”上作業,“垃圾山”的一側已經垮塌到附近的樹林裡,可以明顯看到大量塑料袋等生活垃圾。

  戴著醫用口罩呼吸3分鐘,記者明顯感覺頭暈、惡心。顯然,這裡並沒有停止使用的跡象,附近一名看守糞便處理站的工人証實,這裡依舊在處理垃圾。

  公開資料顯示,高雁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於1998年建設,2001年投入運行,隸屬貴陽市城市管理局,設計使用年限31年,設計日處理垃圾800噸。

  8月29日,業主代表與政府相關部門的對話中,貴陽市城管部門的解釋稱,隨著城市的發展,目前高雁垃圾填埋場每天處理生活垃圾約2200噸,遠遠大於每天800噸的設計處理量,這意味著高雁垃圾填埋場已經嚴重超負荷運行。

  這一信息在8月30日貴陽市城管局對媒體公開的信息中得到証實,貴陽市城管局進一步說明,高雁垃圾填埋場已集存垃圾600多萬立方米,污泥35萬立方米,部分垃圾與污泥已進入附近林地,垃圾滲濾液外溢和滲漏嚴重。

  貴陽市城管局表示,烏當區多個居民小區可以聞到的臭氣還有可能來自於另外兩方面,一是垃圾清運車輛運輸時密閉不完全,沿途有遺洒導致臭味逸散﹔二是附近一個污水處理廠的臭味逸散。

  為什麼政府允許嚴重超負荷運轉的垃圾場一直運行,為什麼面對污染環保部門沒有作為,為什麼不提前謀劃選擇垃圾場新址?9月12日,多位居民代表在與貴陽市烏當區委領導對話時拋出了一系列問題,得到的答案是烏當區也一直在向貴陽市呼吁,過去因為缺少資金沒有辦法處理。對話中,烏當區區委書記常文鬆表示,希望居民多多理解,再給區政府一些時間,對垃圾場進行治理。

  垃圾場周圍建有許多樓盤和學校

  中國青年報記者通過航拍注意到,在高雁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周圍約兩公裡范圍內,有許多樓盤和學校,如果將范圍擴展到下風向能夠聞到臭氣的約5公裡范圍,樓盤和學校更多。

  在校師生人數超過1.2萬人的貴州師范學院距離高雁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直線距離約800米,是受臭氣困擾的學校中規模最大的一所。該校大二學生陳威對記者表示,每逢雨過天晴,臭氣最為明顯,時常飄來的濃烈臭氣已經嚴重影響學習生活。

  建筑面積約為64萬平方米的保利春天大道小區距離高雁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直線距離約兩公裡,2012年起陸續有業主入住,正常情況下將有數千人在小區生活。同時,城市山水公園、澗橋柏林、臣功新天地等至少9個生活小區分布在高雁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周圍約兩公裡范圍內,在下風向約6公裡處,未來方舟小區建筑面積計劃超過720萬平方米。

  事實上,這些樓盤和學校大都是在高雁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建成后陸續建設的。

  貴州師范學院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朱富壽介紹說,高雁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建設時,周邊人口數量大約為兩萬,垃圾場選址在一塊非喀斯特地貌的區域上,符合選址標准,最近七八年間,隨著政府大力開發附近區域,學校和樓盤漸漸聚集起來。

  “城市人口和城市功能漸漸包圍了垃圾場。”朱富壽認為,今天的臭味問題和城市規劃不合理有密切關系。

  上海衛生工程設計院院長張益表示,垃圾填埋本身固有的弊病一定會對周邊稠密的人口產生影響,垃圾臭氣擾民、垃圾滲濾液污染土壤、揚塵和硫氧化物污染空氣,是二惡英產生的重要源頭。

  他分析說,政府應該公開垃圾場的環評資料、運行情況和污染物排放情況。他說,不論居民區、學校和垃圾場哪個先建設,垃圾場的環境影響都必須達標,“有那麼大臭味很明顯不達標。”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的《生活垃圾衛生填埋處理工程項目建設標准》對垃圾填埋場選址的要求顯示,填埋場的選址主要遵循兩條原則:一是從防止污染角度考慮的安全原則,二是從經濟角度考慮的經濟合理原則。

  標准要求,選址應綜合考慮場址的地形、地貌,工程與水文地質條件、對居民及周圍環境的影響、交通運輸、覆蓋土源等因素。

  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徐蘇寧認為,城市越攤越大,原來距離很遠的垃圾場就會離城區很近,需要問清楚政府在審批人口聚集區地塊時,有沒有考慮到垃圾場的搬遷或者改造,“如果沒考慮清楚就規劃居民區,這是有問題的”。

  短期減少臭味並不代表長期消除污染

  9月16日下午,貴陽市烏當區城管局局長葉春前與垃圾場附近小區業主座談時表示,貴陽市政府已經與北京環境衛生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合作,正在對高雁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進行整治。

  此前,整治項目的一名負責人對業主解釋說,目前垃圾場內有三個主要散發臭味的區域需要治理:一個區域是堆放的污泥,有大約40萬方未經處理的污泥長期堆放,按照環保要求這是不允許的﹔第二個區域是生活垃圾和污泥混合堆放區,這裡垃圾裸露,裡面有黑湯黑泥,按照環保要求也是絕對不允許的﹔第三個是垃圾調節池,按照規范應該是密閉的,而現在沒有進行覆蓋,臭氣直接對空排放。

  葉春前說,這些過去的問題都處理完了,臭味自然會減少很多,未來,新的技術將在密閉廠房內把進入垃圾場的垃圾進行分揀回收,填埋的數量大大降低,臭味擴散情況也會大大改善。

  朱富壽並不認同這種說法。他分析說,高雁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的主要垃圾是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中“廚余垃圾”比例較高,含有水分較多,堆放填埋后發酵產生氨類、甲醛等小分子有機物、碳氧化物、二口惡英等復雜的有毒物質,由於電池等物品混雜在生活垃圾中沒有分類,垃圾中還會產生重金屬和粉塵污染空氣,這些污染長期存在,並不因為在短期內減少臭味而消失。

  “污染殘留時間長,短期快速治理減少存量危害,長期遷走垃圾場是最佳選擇。”朱富壽說。

  記者了解到,貴陽市城管局與北京環境衛生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合作,計劃在貴陽市高雁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展開為期36個月的技改建設,將把原來的填埋方式轉變為綜合處理工藝,目前“除臭”工作正在進行。媒體報道稱,北京環境衛生工程集團將獲得貴陽市高雁和比例壩兩個垃圾場30年的特許經營權。

  張益說,如果垃圾場的庫容已經填滿,就意味著歷史使命已經完成,現在這座垃圾場有新的合作項目,提高處理能力,應該向社會公布新的環評報告,同時公開、透明地接受公眾監督。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王燦發認為,垃圾填埋場首先應該對垃圾惡臭污染負責,附近居民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垃圾填埋場停止污染,並賠償相關損失。

  9月16日下午,烏當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斌表示“自己代表區委、區政府”再次與高雁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附近居民座談,有居民問到:“垃圾場治理還有過程,在這過程中臭氣對居民的健康損害該誰來負責?”

  “現在政府已經在作為了。一句話,大家共同克服。”王斌說。

  (應被採訪者要求,文中鴻宇、程揚、李娜、陳威均為化名)

  本報貴陽9月21日電

(責編:蔣琪、杜燕飛)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