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氣象專家解析南方暴雨成因

趙貝佳
2020年07月14日07:10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藍藍天工作室
小字號

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已出現15次大范圍強降雨過程,多地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最近南方為啥會迎來這麼長時間、高強度的降雨?背后到底有哪些影響因素?藍藍天工作室記者採訪了多名氣象專家,為您詳細解析近期氣候。

上圖:7月12日,江西省廬山市鄱陽湖中的小島落星墩,僅留一寺一塔一亭露出水面。隨著鄱陽湖水位超過歷史水位,鄱陽湖區重要的自然景觀落星墩小島,全部沒入湖水之中。 (韓俊烜攝/人民圖片)

 副熱帶高壓偏強等大氣環流形勢,是直接原因

大氣環流形勢是導致南方暴雨的最直接影響因素。

今年我國南方的強降雨之所以一輪接一輪,間歇期非常短,與6月以來的大氣環流形勢密切相關。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解釋,對我國影響巨大的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簡稱副高,是一個穩定而少動的暖性深厚天氣系統。其外圍西北側的西南氣流,恰恰是向暴雨區輸送水汽的重要通道。

今年6月以來,副高比往年同期勢力偏強,其外圍的西南氣流將來自孟加拉灣或我國南部海區的充沛水汽,輸送到我國南方﹔同時,北方的冷空氣活動也比較頻繁,造成了冷暖空氣在南方地區持續交匯的局面,由此導致強降雨過程頻繁且持續發生。

6月上旬副高脊線位置(脊線位置是影響雨帶位置的關鍵因素)偏北,華南和江南地區水汽輻合偏強,造成6月上旬華南和江南地區的極端降水。

6月中旬以后,副高明顯北抬,江南北部到黃淮地區盛行西南風氣流,水汽輸送偏強﹔同時北方冷空氣頻繁南下,使得冷暖氣團在我國江南北部到黃淮地區交匯,形成持續性強降水,降水明顯偏多。

6月中下旬至今,雨帶一直停留在西南地區東部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是因為與梅雨相關的天氣系統相對穩定。副高邊緣暖濕氣流強盛,長江中下游地區低渦切變系統活躍,形成長江中下游地區長時間的梅雨天氣。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預報員王永光告訴藍藍天工作室記者,今年入梅偏早和梅雨鋒偏強,也是長江中下游梅汛期降雨異常偏多的原因。今年江南地區的梅雨比往年偏早了7天,長江中下游地區在6月9日就已經入梅。

梅雨還從其他地方獲取能量,導致梅雨鋒偏強。2019年秋季發生了一次弱厄爾尼諾事件,同時北印度洋海溫異常偏暖,導致副高顯著偏強。與此同時,中高緯度經向環流發展、冷渦活躍,冷空氣在向長江中下游地區移動過程中爆發偏強。由此,冷暖空氣在長江中下游交匯,致使梅雨鋒偏強,長江中下游地區降水也明顯偏多。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余勇表示,強降雨發生的具體位置、強度和影響時間,還與中小尺度對流系統活動、局地地形影響等多種復雜因素有關。

上圖:隨著全球變暖,北極冰川加速融化,北極熊等當地物種生存環境受到威脅。(資料圖片)

全球氣候變化是不可忽視的大背景,隨著全球變暖,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增強

南方多地極端暴雨發生,和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密不可分。

當地時間6月20日,位於北極圈內的俄羅斯西伯利亞小鎮維爾霍揚斯克測得38℃高溫,刷新了北極圈內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溫度。一時之間眾說紛紜,有人甚至提出,難道災難電影裡描繪的北極冰川大規模融化、洪水滔天的場景,就要到來了嗎?

對此,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台高級工程師戴雲偉指出:“維爾霍揚斯克錄得38℃高溫只是偶發事件,並不是常態。而由於不是常態,北極地區生態也不會因此發生驟然的改變,這是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的局地極端天氣現象。”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適應室主任黃磊表示,目前,尚無研究表明北極創紀錄高溫與我國南方暴雨有直接聯系,也很難將單獨的一次天氣氣候事件,例如最近的南方暴雨,直接歸因於全球氣候變暖。但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確實在增多增強,呈現出長期趨勢上的變化。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氣候變化評估報告指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自20世紀中葉以來,已觀測到了許多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變化,包括低溫極端事件減少、極端高溫事件增多、極端高海平面事件增多,以及部分地區強降水事件次數的增加。

世界氣象組織近日發布的《未來五年全球氣溫預測評估》顯示,2020年至2024年的五年間,預計全球氣溫每年都有可能比工業化前水平升高至少1℃,北極的升溫幅度可能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過去五年的全球氣溫,已經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五年。而未來五年,除南部海洋外,全球幾乎所有地區都將進一步變暖。高緯度地區和西非地區降雨量可能增加,南美洲北部和東部地區可能更為干旱。受北大西洋北部西風影響,西歐出現暴風雨天氣的幾率大大增加。

科學研究表明,人類活動造成的大氣中主要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是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並進一步導致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強度、空間范圍及持續時間發生改變。全球氣候變暖還會改變大尺度的大氣環流形勢,通過海氣相互作用、陸氣相互作用的變化等,影響不同區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發生規律。

越來越多的証據表明,人類活動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變化,產生了重要影響。人為影響已經大大增加了一些地區發生熱浪的概率,對20世紀下半葉以來全球的強降水增強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類活動也是我國快速增溫、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1951年以來我國平均溫度和極端溫度都呈顯著升高的趨勢,一些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呈現出強度更強、出現更加頻繁、持續時間更長的特點。

根據科學預測,如果不控制人為溫室氣體的排放,未來全球范圍內一些極端事件的出現頻率、強度和持續時間都將顯著增加。到21世紀末,陸地區域高溫熱浪事件的發生概率將是現在的5—10倍,極端強降水事件的發生頻率在全球大部分地區也將有所增加。

余勇表示,應對氣候變化既是我國作為發展中大國承擔的國際責任,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的內在需求,也是順應世界發展潮流的重要戰略選擇。“當前,我國正處於城鎮化快速發展的中后期,有可能加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氣象災害帶來的風險。因此,需進一步提升我國應對極端災害的能力,將應對極端災害作為適應氣候變化的核心內容,強化極端災害的風險防范措施,加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監測預警和氣象災害風險管理,開展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的氣候變化影響評估,強化生態和環境氣象服務,健全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防災減災機制。”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藍藍天工作室  趙貝佳)

(責編:余璐、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