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綠動”正當時(新時代新步伐) 降低能耗,減少碳排放,中國企業行動起來了!各種節能減排的新做法、新思路,都一一錨定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結構升級、履行國際承諾的遠景目標上。 人為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已讓大自然難以消化吸收: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在這種急迫的情況下,應對氣候變化、實行節能減排成為全人類共同的行動。
音樂節上的環保行動 如何讓環保成為青年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2019年開始,一家原創音樂廠牌及音樂節運營機構——摩登天空,聯合環保機構發起草莓音樂節。該音樂節主題是“循環世界”,通過一系列環保活動引導年輕人關注綠色生活,將環保融入每個人的生活。
浙江鬆陽推動綠色發展 本報杭州12月6日電 (記者李中文)青腳鷸、鴛鴦、小天鵝、中華秋沙鴨……隨著浙江省鬆陽縣“五水共治”、濕地保護等工作帶來生態提升成效,冬日裡的鬆陰溪吸引了大量鳥類棲息。 依托“五水共治”的成果,鬆陽縣以打造“中國有機茶鄉”“全域康養勝地”等為突破口,著力推動縣域高質量綠色發展。
大理 如何既保環境又保增收(經濟聚焦) 核心閱讀 在雲南大理,依托種植結構調整、農產品品質提升和一三產融合發展,當地群眾生產經營有了新思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為農業高質量發展寫下新的注腳,為農民增收開拓新的途徑。 11月的大理,天高雲淡。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趙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組長韓正1日主持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會議,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審議有關文件,研究部署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主要任務。 會前,韓正要求生態環境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第3次組成聯合調查組,深入長江經濟帶11省市,行程近12萬公裡,通過暗查暗訪暗拍,制作了2020年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
南京江寧區志願服務護長江 本報南京12月1日電 (張軍)在日前召開的第五屆江蘇志願者服務展示交流會上,南京江寧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長江守望者聯盟”項目榮獲志願者服務金獎。2019年南京市江寧區江寧街道發起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長江守望者聯盟”志願服務項目,並聚合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公益組織、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廣大群眾等多方群體力量,現已招募600余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常態化開展徒步行動、志願行動、清河行動、護綠行動、守護行動“五大行動”,目前已吸納河海大學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等多個組織加入聯盟。
讓綠色消費成為時尚(市場漫步) 綠色消費有利於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形成良好社會風尚,助力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逛街購物,自帶環保購物袋﹔外出就餐,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閑置物品改造再利用或捐贈……如今,在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費中,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綠色消費逐漸深入人心,成為消費新風尚。今年“雙11”期間,很多平台倡導網購日常用品送上門時不再用快遞紙箱﹔全國4萬個菜鳥驛站和3.5萬個快遞網點將全面接受紙箱和包裝物回收……綠色物流、綠色包裝成為一大亮點。
我國未來5年將投資近1000億元為水庫“體檢治病” 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30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我國未來5年共需投資近1000億元,用於加快推進水庫除險加固,消除存量隱患。 葉建春介紹,我國將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項目遺留問題處理﹔完成已到安全鑒定期限的水庫安全鑒定任務﹔對鄉鎮村組分散管理的小型水庫,實行政府購買服務、“以大帶小”等專業化管護模式。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強化河湖長制 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
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水利部供圖 人民網北京11月30日電(記者 余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強化河湖長制,加強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濕地生態保護治理”“實施河湖水系綜合整治,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中國向“30·60目標”邁進,綠色金融能做什麼? 中國官方已經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中國向“30·60目標”邁進的過程中,綠色金融能做什麼? 事實上,“30·60目標”不僅規劃了碳中和計劃時間表,也為中國能源革命設定了總體時間表,為中國金融業提出了新的目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