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密法網 守護一江清水向東流(法治頭條·法治長江調研行①)
船舶在湖北省武漢市陽邏港區水域行駛。 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攝 編者按:全程6300多公裡,全流域涉及19個省區市,行經180萬平方公裡,橫跨東、中、西部三大經濟區,蘊藏著全國1/3的水資源、1/5的水能資源……千百年來,長江水滾滾東流,滋養了一代代中華兒女。
共同打造綠色一帶一路 近年來,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環保技術和綠色產業合作項目不斷落地,中國與相關國家一道,加強在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合作,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發展,共同打造綠色“一帶一路”。 美國企業公共政策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一帶一路”項目中,可再生能源投資佔比超過化石能源。
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世界 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22日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利雅得峰會“守護地球”主題邊會上致辭強調,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我們要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攜手應對氣候環境領域挑戰,守護好這顆藍色星球。
我國大力推動測繪工程領域“放管服”改革 作為“放管服”改革重要內容,我國大力推動測繪和工程領域改革,其中測繪資質類別等級總數壓減幅度達八成以上。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24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說,自然資源部扎實推進測繪領域改革。
減碳按下快進鍵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危機之一。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將碳強度下降作為約束性指標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了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節能提高能效、推進市場機制建設、積極增加森林碳匯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過艱苦卓絕努力,提前完成2020年氣候行動目標。
水利部公布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名單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 余璐)記者從水利部獲悉,近日,水利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工作,對第一批申報的縣(市、區)進行了現場評估和專家評審。河北省鹿泉區等47個縣(市、區)改革成效突出,形成了多種可復制可推廣的管護模式,被確定為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名單附后)。
專家:青海木裡礦區生態修復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青海木裡礦區生態恢復總體方案》評審會現場。人民網記者 余璐攝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 余璐)“青海木裡礦區生態修復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和科學、可行的原則,遵循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人工修復為自然恢復創造條件的技術要求推進修復工作,守好筑牢祁連山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清運環節暢通 做好回收利用 居民想換新,家裡的舊沙發、舊床墊、舊家具怎麼扔?小區不准亂扔、廢舊品回收者不要、環衛車拉不走。無奈之下,綠化帶藏床墊、樓道堆放舊家具、小區門口突然多了舊沙發……這些現象時常發生,成為城市治理中的“老大難”。
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推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
推動生態文明建設行穩致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綠色發展按下“快進鍵”,生態文明建設進入“快車道”,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在生態文明建設“快車道”上行穩致遠,要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為方向和動力,努力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景象不斷呈現在人們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