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吃貨旅行其實是“胃”的旅行,走到哪裡,吃到哪裡。但病從口入,有些食物吃不得。下面一起看旅游網站“travelandleisure”為廣大吃貨朋友揭秘食物中的“老毒物”。
河豚 日本
食用風險:足以斃命
河豚,又稱河豚魚或黃麻鱸,一旦在未經去除肝以及生育系統的情況下誤食,幾小時內足以致人死亡。要經長達三年的專業學習才能學會如何正確處理河豚。日本河豚的最大批發市場是下關港市,如今在超市也可以買到。請先認准安全標識再購買。甚至有人開始養殖無毒河豚,但有人會覺得這剝奪了吃河豚的樂趣。
中毒症狀:河豚體內的河豚毒素會麻痺人的肌肉最終導致窒息。沒有解藥。但如果能夠人工呼吸到毒性散去為止,則可能生還。若能撐過第一個24小時便脫離食用風險。
蟹 拉丁美洲
食用風險:導致罹患霍亂
盡管霍亂已不多見,但貝殼類水生動物仍時有攜帶。因此食用這類動物時最好嚴格遵循“三字”烹飪方針——“炒,煮,剝”,或者干脆別吃。20世紀20年代,幾個美國游客吃了在南美買的蟹之后都得了霍亂。蝦、蛤、蚌、牡蠣都有可能攜帶霍亂病毒。
症狀:會有嚴重的腹瀉、痢疾現象。霍亂本身不會致人死亡,但由霍亂引起的脫水會奪人性命。飲用任何來源不明的水也會增加患霍亂的食用風險,在沒有良好治療的情況下,這是一種毀滅性的疾病。
活蛆虫奶酪 撒丁島
食用風險:腸蠅蛆病——一種糟糕的腸胃疾病
這種食物並不致命,但很多吃貨都對它敬而遠之。乍一看,它隻不過是佩科裡諾干酪,嘗起來有些像戈爾根朱勒干酪,但仔細看看,會發現這種奶酪是“活”的——上面爬滿活蛆。讓干酪蠅在其上產卵是制作這種奶酪的必備步驟,這些卵可以加速發酵。歐盟都已明令禁止這種奶酪了,你為什麼就不能不吃呢?但這種奶酪還是有粉絲的,他們說,隻要這些蛆還在蠕動,就說明這奶酪可以吃,如果蛆虫死了,就說明奶酪壞了。雖然已經禁止銷售了,但如果你真想吃,可以從撒丁島的牧羊人那裡買到。當地人會在宴會或者特殊場合拿出這種奶酪(它甚至是壯陽藥),或許還會戴上眼罩來吃這種東西,因為據說那些活蛆可以從奶酪上蹦起6英寸(約合15厘米)高。
中毒症狀:這些活蛆被吃下后,有可能活著到達你的腸子並在其中安營扎寨,並潛入胃腸保護層導致惡心、腹瀉、腹部絞痛。慶幸的是:一般不需要治療,它們會自動通過糞便排出體外。
猴腦 亞洲
食用風險:瘋牛病
活吃猴腦是城市中的流行食物。要趁猴子還活著就取其腦來吃:把一隻活蹦亂跳的猴五花大綁地捆住,猴子似乎知道自己已經死到臨頭,但卻無力反抗,隻能“吱、吱、吱”地悲慘地叫著。廚師用專用的刀把猴子的天靈蓋打開,並把它放在桌下,把猴頭卡在桌子上預留的圓孔中,使猴子不能隨意轉動腦袋。據說戴安娜王妃在中國曾吃過這道菜,歌手杰西麥卡尼因2012年春末在亞洲吃猴腦而遭“善待動物組織”怒斥。據說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都可以吃到這道菜。
中毒症狀:吃猴腦有可能患瘋牛病,具體症狀為:痴呆、神經急劇紊亂,之后死亡。瘋牛病主要通過神經組織傳播,而大腦正是神經組織。所以,吃猴腦的時候,說不定你就是在吃瘋牛病毒。
活章魚
食用風險:窒息
這種口感柔軟的菜一旦到達胃部,便不會傷害到你,但要把它吃下去,可是食用風險重重。章魚菜的原材料是小型章魚,韓式餐館或食材場所都有提供。章魚觸角要從活章魚身上扯下,因此放在你盤中的時候,這些“腿”還像小虫子一樣在蠕動。而這些觸角上的吸盤會緊緊貼到你臉頰或者喉管導致窒息。韓國每年都有大約6個人因吃這道菜而死亡。
溫馨提示: 吃的時候要細細嚼碎,邊吃邊喝大量液體以保証這些小吸盤順利到達胃部。最好在清醒的時候吃,微醉的時候不建議吃。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