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視頻:環保部掌握北上廣污染清單 將公布霧霾元凶
資料圖
視頻截圖
環保部將公布北上廣霧霾元凶
據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道,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3日披露,目前已經初步掌握了北、上、廣等城市污染清單,社會關注的“霧霾元凶”數據有望陸續公布。
社會關注的“霧霾元凶”問題,可能很快將獲得破解。吳曉青說,北上廣等發達區域在PM2.5(可吸入顆粒物)監測方面,已經取得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截圖
資料圖
資料圖
吳曉青:有一些階段性的(成果),比如說VOC(揮發性污染物)的排放清單我們已經有了。比如說在上海,北京一些發達地方,他們已經通過源解析已經掌握了影響大氣污染的主要排放源有哪些,已經初步(結果)都有了。
以上海為例,目前正持續開展常態污染下的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同時還根據不同污染情況,對具體的污染物來源清單進行更新。最新監測研究顯示,上海市PM2.5來源,本地污染排放佔到8成。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總工程師伏晴艷今天在會上也首度公開了相關數據:
伏晴艷:PM2.5從上海來說,主要污染依舊是工業,因為它包括了15%的工業工藝排放,10%的工業鍋爐和7%的電廠。交通上,機動車加上船舶飛機的污染也佔到25%。
而據吳曉青透露,北京的源解析工作也已經完成,並於本周一經過了專家組論証,“霧霾元凶”的數據短期內有望公布。未來這些監測數據將成為各地制定具體治理措施的主要依據。
吳曉青:我們正在抓緊時間,各地都抓緊研究這些問題,應該說要為我們“十三五”科學有效治理大氣污染提供可靠地科學依據。為我們持續監測污染清單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
當前,霧霾已成了城市揮之不去的陰影,成為人民群眾的心肺之患。治霾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環保首要大事。
但與此同時,治理大氣污染的一個基礎性問題卻一直眾說紛紜,霾從何來?如何對症下藥?霧霾源解析能否破解我國治霾之困?很長時間來,這個治污的基礎性問題,始終眾說紛紜。譬如,有研究成果稱,機動車尾氣的PM2.5貢獻隻有4%,引起廣泛爭議。
國務院頒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明確要求,“加強灰霾、臭氧的形成機理、來源解析、遷移規律和監測預警等研究,為污染治理提供科學支撐。”
原文鏈接: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4-04/04/c_126355424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