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環保

浮動核電站,是否預示離岸核能的未來?

2014年07月11日15:42    來源:人民網-環保頻道    手機看新聞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

日前,有科學家提出核反應堆替代方案——浮動核電廠。盡管浮動核電廠有許多優勢,但如果發生核泄漏,后果將不堪設想。

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威斯康星大學和芝加哥Bridge & Iron跨國建筑公司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新的核反應堆形式——浮動核電廠,首次將核電站和海上石油鑽井平台結合起來。

研究人員認為,離岸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優於傳統陸基核電廠。首先,前者在遠離陸地的海洋深部,反應器不易受地震和海嘯的影響,因為即便發生地震或海嘯,陸上的地震波也會被海水吸收。第二,海洋本身可以作為一個無限的散熱器,海水是理想的冷卻劑,核燃料在反應堆關閉產生的衰變熱可以被吸收化解。第三,體積較小的浮動核反應堆可以移動,比如資源有限但人口眾多的沿海區域,一旦離岸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壽終正寢,它們可被拖上岸。

負責本次研究的核科學與工程學院雅各布·布翁焦爾諾(Jacopo Buongiorno)副教授指出,浮動核電廠是建在一個類似於海上石油鑽井平台的浮式平台。平台在船廠制造好之后拖到海面,再利用船錨固定到海底。水下電纜傳輸電力回到陸地,平台上建有生活空間。

事實上,浮動核電廠並不是完全的新事物,俄羅斯的一個浮動核電廠已經正在建造,並將於2016年投入使用。核反應堆目前已成為許多工業國家基本負載電力主要和穩定的來源。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統計,與常規核反應堆相比,浮動核反應堆的功率較小,隻有300兆瓦。在美國,最小的核反應堆功率為502兆瓦,最大的是亞利桑那州的Palo Verde核電站,其三個核反應堆加起來功率達到3,937兆瓦。

然而,自從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泄漏以來,核反應堆的安全問題開始引發人們關注。核能支持者則認為,日本福島事故是一個偶然,核能是安全的。反對者則列舉了陸基核電的一系列風險,如日本福島、美國三裡島等重大的核事故。

核反應堆可以抵御地震,但抵御不了洶涌的海浪。核反應堆的備用電源保証了冷卻泵的正常運行,但一旦海嘯來臨,冷卻泵將失去循環水和冷卻堆芯的能力。在福島核電站災難之后,核能消費大國——德國宣布將其17個核反應堆中的8個永久關閉。

盡管離岸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的利大於弊,但其應用和發展仍面臨一些問題。例如,一旦發生核外泄,周圍的海洋生物會怎樣?此外,如果受到恐怖主義的威脅,離岸小型模塊化反應堆將如何應對。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表示,海上核武器很難攻擊,同時維護也十分困難。美國《大西洋月刊》作家伍迪托德(Todd Woody)認為,需要借助艦艇和潛艇,來捍衛“核島”免受恐怖襲擊,包括早期檢測系統、接入點的防護欄、自動武器的使用等。(非貝編譯)

(責編:值班編輯、庄紅韜)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