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生態
人民網>>生態>>正文

漁民捕獲巨型鰻魚長約6米 盤點水中怪魚【3】

2015年05月19日08:36  來源:東北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漁民捕獲巨型鰻魚長約6米 盤點水中怪魚

  紅點齒蟾全身透明

  2015年3月,一隻14厘米的巨型蝌蚪在遵義城郊一處洞內溪流中被發現,被証實為紅點齒蟾的幼體。紅點齒蟾幼體蝌蚪個頭較大,不過長達14厘米的幼體實屬罕見。

  據悉,紅點齒蟾為稀有兩棲動物,該物種主要分布於海拔1000-1790米的石灰岩洞穴及周邊地帶,《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將其列為易危物種。紅點齒蟾幼體大多棲於石灰岩溶洞內的溪流中,在洞內長期無光條件下生活,皮膚顏色透明,內部器官清晰可見,也叫棒頭魚或透明魚。如將它置於光亮處飼養,體色漸深,呈紫色發展,內臟不易看清。

  紅點齒蟾雄蟾胸部有一對刺團,繁殖季節后多脫落。股部多有股腺。瞳孔縱置,舌后端有缺刻。上頜有齒。背面皮膚多粗糙。成體以陸棲為主,多生活在樹木叢生的山溪附近。

  紅點齒蟾白天常隱蔽在溪邊朽木下、有苔蘚腐葉的泥洞或石隙間。夜出活動,多爬行,行動緩慢。繁殖季節進入溪流內。蝌蚪底棲在溪流水蕩石下,以水藻等為食。經1至2年完成變態。紅點齒蟾大多棲於石灰岩溶洞內的溪流附近,可在離洞口數十米深的黑暗環境中生活。

  蝌蚪全長可達120毫米,在洞內長期無光條件下生活,皮膚顏色透明,內部器官清晰可見,眼小。如將它置於光亮處飼養,體色漸深,內臟不易看清。

  紅點齒蟾是中國特有物種,分布於湖北(利川)、四川(南川、興文)、貴州(畢節、遵義等)、湖南(桑植)。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石霞(實習生)、王靜)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