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名:旺雞蛋
旺雞蛋是南京人,尤其是南京女孩喜歡的一樣街頭小吃。她們對於旺雞蛋的狂烈熱愛,在外地人看來很難以理解。特別是當他們了解到旺雞蛋的制作過程時,恐怕不但是無法理解,更是要吃驚不小了。
旺雞蛋的原材料價格非常低廉,其實就是沒有捂出來的死雞雞蛋,有的蛋裡小雞已經成形,有的還是雞蛋狀。所以,能不能吃到整雞就全憑運氣了。一般賣者喜歡在街頭架一個小煤爐,上面擱一鋁制臉盆,盆裡煮著上下漂浮的旺雞蛋。人們圍坐在爐子旁邊,憑自己的經驗挑選“整雞”,敲開剝殼、沾鹽、開吃。粗礦一點的人一口一個,全然不顧什麼雞毛、雞腸之類的東西;細致一點的人一口一口吃,邊吃還邊把雞身上的毛拽掉。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因為個兒小,一般人都能吃上五六個。吃完了,還咂巴咂巴嘴,一副意猶未盡的模樣。
現在,還新出產一種名為“活珠子”的旺雞蛋,不同的是,“活珠子”不是死雞裡挑出來煮,而是直接把正在孵化的正常健康的雞蛋制成旺雞蛋。所以吃的時候也用不著挑了,全是整雞,絕對不會吃出半個蛋來。兩者不同的只是后者乃人為所致。
南京人之所以喜歡吃這如此怪異的小食,據說是因為非常美味,而且很補,女孩們則看中了它的養顏功效。因此,在南京的大街小巷,旺雞蛋可說是遍地開花。如果你正巧在南京,又正巧有足夠膽量嘗新的話,不妨一試吧!
第10名:花草
目前,世界各地正在悄然興起食用花卉的熱潮,食用花卉主要是作為食品原料。
南美洲人喜歡吃新鮮的旱金蓮花及用金蓮花制作的香酯;前蘇聯和東歐國家的人喜歡用薔薇花瓣煮果醬;土耳其人用萊莉花和紫羅蘭制作甜食;日本和歐美各國則將大波斯菊、雛菊、秋海棠、三色紫羅蘭、金盞花、天絲葵、接骨木花、葫蘆花、南瓜花、玫瑰花推上餐桌,其中以花卉為主料的色拉、點心等備受歡迎;而在東南亞各國,食用花卉現已走入市場,作為日常配菜之用。
泰國、越南、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國,原有的民族傳統混合了殖民者遺留的歐洲貴州特質,形成的獨特風情,給這些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國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就連菜肴中也依稀可見。東南亞菜肴最與眾不同的應該是所用調料。地處亞熱帶的東南亞地區,奇花異草繁多,菜肴所用調料別致。咖啡、檸檬葉、香毛草等烹制出的食品,自然與眾不同。其口味很接近於我們的潮粵菜。有些國家的菜偏辣,如泰國菜、印度菜,不過這種辣辣中帶甜,品嘗后讓你感覺仿佛已沐浴在熱帶叢林的暖風中。
由於原料並不昂貴等原因,品嘗南東亞風味的花費相對於西餐、日式料理或韓國燒烤要便宜很多。東南亞餐廳多開設在大飯店內,環境舒適,不少還擺放一些熱帶植物和當地風土民情的照片,有的餐廳服務小姐還身著當地民族服裝,在這樣的環境中品嘗東南亞風味,相信您一定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我國部分地區食花之俗盛行,如廣東一帶喜食用以白菊花做成的五蛇羹,槴子、蓮花加肉片爆炒成時令菜"蓮花肉" ;在蘇州,每年農歷2月12日“花朝節” ,人們喜食花粥,包括白糖桂花粥、玫瑰赤豆粥等;雲南省少數民族眾多,食花也相當普遍,可食用花卉有上百種,包括用花煮湯、燒肉,將花與辣醬拌食;1991年,我國台灣省還舉辦過"逛花街、喝花酒、花卉大餐"的活動,會上推出有荷花蝦片、玉蘭花肉片等幾十個品種。此外,我國八大菜系中,也不乏食花這一精品,如魯菜中的桂花九子、萊莉湯;粵菜中的菊花龍風骨"大紅菊;北京的芙蓉雞片、桂花干貝;上海的荷花栗子、茉莉雞脯等。
原文鏈接:http://js.people.com.cn/html/2014/04/16/302930.html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