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中央深改組1000天特稿之六:

綠水青山帶笑顏 綠色發展謀新篇【4】

柴哲彬 白真智 劉陽 王靜 付長超 李楠樺 
2016年09月29日09:30 | 來源:人民網-環保頻道
小字號

不行不至 不為不成

走出一條“百姓富”與“生態美”的綠色路

贛州市上猶縣園村小流域治理生態觀光農業保水又富民(人民網記者蔣琪攝)

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此次會議確定了福建省、江西省和貴州省作為首批生態文明試驗區。

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重在為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探索路徑、積累經驗,對於凝聚改革合力、增添綠色發展動能、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模式,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國家鼓勵發揮地方首創精神,就一些難度較大、確需先行探索的生態文明重大制度開展先行先試。福建、江西和貴州三省均生態環境基礎較好,同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利於探索不同發展階段的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模式。

龍岩革命老區是福建煤礦資源最豐富的地區,當地大力支持鼓勵除污從行動變行業——龍津環保公司由此生逢其時。專業致力於大氣污染治理領域,憑著一張“科技胃”,專吃“污染飯”,也帶來了龍岩環保產業快速發展。龍岩全市環保裝備產業集群產值達到百億元規模,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環保產業基地之一。正如福建省委書記所說:“山清水秀但貧窮落后,不是美麗福建﹔殷實小康但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同樣不是美麗福建。美麗福建,應當是‘百姓富’與‘生態美’的結合。”

綠色是江西的主色,從南至北,“千山競綠”﹔從贛江到鄱陽湖,“萬水皆清”。贛州市上猶縣梅水鄉園村四周群山簇擁,茶園風光秀麗,是遠近聞名的茶葉專業村,當地水保局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幫助農民建設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和坡面水系工程。實現了水土資源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贏,成為了集生態景觀欣賞、現代農業觀光、農活體驗於一體的生態旅游基地。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江西時強調,綠色生態是江西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一定要做好治山理水、顯山露水的文章,走出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水平提高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全面深化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期,需要堅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堅克難,確保各項改革舉措落地生根。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清醒認識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的緊迫性和艱巨性,清醒認識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真正下決心把環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態環境建設好。 

系列稿件

之一:“山,快馬加鞭未下鞍” 夙興夜寐1000天

之二:一枝一葉總關情 觸摸群眾獲得感

之三:攻堅克難供給側 務求必勝戰猶酣

之四:隻留清氣滿乾坤 從嚴治黨合民意

之五:讓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讓公平正義普惠人民

(責編:李楠樺、蔣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