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两山”理念 三北工程年均沙尘暴天数降至2.4天
人民网北京8月15日电(丁亦鑫)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国第一个重大生态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五期即将完成。40多年来,三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3014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3.57%,特色林果业、生态旅游业快速发展,工程建设取得巨大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成功典范。
国家林草局全面启动“采摘果园一张图”试点
人民网北京8月3日电(记者 余璐)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全国采摘果园一张图”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总经济师兼发改司司长杨超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在持续推进林草生态建设的同时,落实中央“六稳六保”工作任务,有力有序推动林草行业复工复产和林特产品产销对接,并探索创新经济林管理模式,与高德软件公司、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联合,在北京市开展“采摘果园一张图”试点工作,在促进社会消费和就业,拓展经营主体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试点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准备组织各地林草主管部门全面启动“全国采摘果园一张图”工作。
国家林草局:我国将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5年攻坚行动 人民网北京7月29日电(记者 余璐)29日,记者从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组织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5年攻坚行动,遏制松材线虫病快速扩散蔓延势头,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到2025年,彻底根除黄山、泰山等重点风景名胜区疫情,全国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疫点数量实现双下降、县级疫区存量控制在2020年水平以下,实现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根本好转。
国家林草局将开展国家公园试点验收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7月2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钱江源国家公园下力气解决保护与发展的难题,已基本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各项目标任务;神农架国家公园试点稳步推进,已制定资源保护、生物监测等80多项制度。 今年下半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将组织开展国家公园试点验收工作,对达到标准和要求的,正式设立国家公园。
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探索社区共建共享机制 生态与民生共赢
神秘、奇幻、原始,提起神农架,这是许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 2016年5月,《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获批,11月17日挂牌,神农架国家公园成为全国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
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升至41处 居世界首位
人民网北京7月8日电(丁亦鑫)记者7月8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7月7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09次会议,中国推荐申报的湖南湘西、甘肃张掖两处地质公园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至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升至41处,占全球161处的四分之一,稳居世界首位。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今起实施 将有这些变化
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于今日正式实施。 据了解,《森林法》是林业发展的根本大法,自1985年施行以来,经1998年修正和2009年打捆修改,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和生态建设,保障和促进林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家林草局:20年来我国退耕还林还草5.15亿亩
人民网北京6月30日电(丁亦鑫)6月3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年(1999—2019)》白皮书。白皮书显示,20年来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15亿亩,成林面积占全球同期增绿面积的4%以上,生态状况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