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富庫布其:綠富同興的可持續治理之道 ■庫布其的實踐,在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荒漠化地區,找到了一條一條生態與經濟並重、“治沙”與“治窮”相結合的荒漠化防治之路﹔ ■庫布其的實踐,創造生態財富5000多億元人民幣,被聯合國環境署確立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范區”。 2018年7月27日,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來說,是一個必須記入歷史的日子。
綠富同興,庫布其農牧民有了新身份 “沙地業主、產業股東、旅游小老板、民工聯隊隊長、產業工人、生態工人、新式農牧民……”孟克達來是刀圖嘎查大刀圖柴登人,細數著自己的多重身份,很是得意。 “大刀圖柴登”蒙語意為“一片綠草地的周圍是大沙漠”。
庫布其的綠色奇跡
庫布其沙漠,位於鄂爾多斯台地北部邊緣、黃河南岸,海拔高度1000∼1400米,地勢由北向南呈階梯狀抬升,主要分布在鄂爾多斯市杭錦旗、達拉特旗,東西長365公裡,南北寬約40公裡,總面積1.86萬平方公裡,是我國第七大沙漠。經過近40年的努力,庫布其沙漠治理面積達6000多平方公裡,綠化面積達3200多平方公裡,成為世界上唯一被整體治理的沙漠。
天空之眼瞰庫布其沙漠
內蒙古杭錦旗在黃河凌汛期向沙漠引水,讓水患變水利,沙地變濕地,庫布其沙漠北緣顯現出“水沙共存”美景(8月1日無人機拍攝)。 庫布其沙漠位於鄂爾多斯高原北部邊緣、黃河南岸,總面積1.86萬平方公裡,是我國第七大沙漠。
生態庫布其:全球荒漠化治理的“中國方案” ■庫布其的實踐,治理面積達6000多平方公裡,綠化面積達3200多平方公裡,三分之一的沙漠得到治理﹔ ■庫布其的實踐,形成了“黨委政府政策性主導、企業產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科技持續化創新”四輪驅動的沙漠治理模式﹔ ■庫布其的實踐,為實現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提供了“中國方案”,為全球生態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 “三棵楊樹樣樣高,子孫后代樣樣好。
庫布其: 風沙變風景 沙子變金子
如今的林場 播種 沙障治沙效果 牧民新生活 灌溉設備工作場景 牧民新村 ⒈沙漠不再是死亡之海 夏天的庫布其,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時節。 汽車穿行在內蒙古鄂爾多斯杭錦旗的公路上,放眼望去,兩邊皆是綠色,還能欣賞到美麗的湖景。
在黃沙中開辟生路
鎖邊林 曾經的庫布其,黃沙漫漫,沙進人退,人的生命受到切切實實的威脅﹔ 如今的庫布其,水草萋萋,綠進沙退,人的生活得到真真切切的改善。 曾經,牧民們逃離黃沙找出路,如今,大家紛紛在黃沙中開辟出一條條生路。
庫布其:一個美麗的傳奇
庫布其穿沙公路 (資料圖片) 本報北京電 (記者劉發為)治理面積達6000多平方公裡,綠化面積達3200多平方公裡……這是庫布其沙漠的沙漠治理成績單。經過多年艱苦治理,庫布其1/3的沙漠得到治理,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生態資源逐步恢復,沙區經濟不斷發展,實現了由“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創造了大漠變綠洲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