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問題整治顯成效 人民網北京1月20日電 (王紫)20日,據交通運輸部發布消息,經過持續不斷的努力,長江經濟帶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問題整治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截至2020年年底,完成了船舶生活污水收集或處理裝置改造任務,改造船舶31323艘,全面完成了100總噸以上船舶改造任務。
山林場館 生態冬奧
北京2022年冬奧會延慶賽區作為高山滑雪和雪車雪橇比賽項目舉辦地,秉持“山林場館、生態冬奧”的設計理念,賽區內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兩大競賽場館魅力初現,將成為中國山水文化與冬奧文化結合的載體。圖為1月19日無人機拍攝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
我國綜合氣象觀測能力達世界先進水平 本報北京1月19日電 (記者劉毅)記者從2021年全國氣象局長會議獲悉:5年來,經過不懈努力、共同奮斗,我國氣象事業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十三五”氣象發展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十三五”期間,我國實現重大災害性天氣測得出、報得准,建成多部門共享共用的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充分發揮了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
發布綠色建筑標識管理辦法 本報北京1月19日電 (記者趙展慧)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綠色建筑標識管理辦法,明確綠色建筑標識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一式樣,並對綠色建筑標識的申報和審查程序、標識管理等做了相應規定。管理辦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綠色發展 描繪美麗中國新畫卷
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江河更清了。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回眸2020年,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綠色鋪就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一幅山青水綠、江山如畫的畫卷,在神州大地徐徐展開。
綠色、創新、智能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努力建設綠色低碳新區和創新驅動發展新區。如今,在雄安新區的大地上,300多個工地塔吊林立,10多萬名建設者晝夜奮戰,一座承載著“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現代化新城正在悄然崛起。
推動環境協同治理 共同建設綠色美麗長江三角洲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 (記者余璐)近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生態環境共同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由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科學院編制的《規劃》,旨在聚焦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共同面臨的系統性、區域性、跨界性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加強生態空間共保,推動環境協同治理,夯實長三角地區綠色發展基礎,共同建設綠色美麗長三角,著力打造美麗中國建設的先行示范區。
解讀林長制:什麼是林長? 人民網北京1月15日電 (丁亦鑫)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提出確保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長制。這意味著我國所有的森林和草原都將擁有專屬守護者。
水利部、財政部啟動對461處中型灌區實施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 人民網北京1月4日電 (記者余璐)近日,水利部辦公廳和財政部辦公廳聯合印發《全國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實施方案(2021—2022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就今后兩年全國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實施方案》明確未來兩年將對461處中型灌區實施改造,涉及農田有效灌溉面積2144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