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未來十天長江上游地區維持強降雨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丁亦鑫)15日上午,中國氣象局召開2020年汛期專題新聞發布會。會上,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新聞發言人王志華指出,長江上游地區未來10天強降雨維持,疊加效應明顯、致災風險很高,需繼續做好防汛工作。
雨帶將北抬,北方地區防汛鬆懈不得
“我國即將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當前長江和太湖流域的形勢依然嚴峻,預計后期雨帶將會北抬,黃河中游、海河南系、鬆花江、遼河等流域可能發生區域性較大洪水。”7月13日,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
西南地區東部江漢江淮等地有強降雨 江南中南部華南等地有高溫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丁亦鑫)據中央氣象台消息,預計,7月15日08時至16日08時,四川盆地中西部、重慶西部和北部、陝西南部、河南東南部、湖北北部和西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浙江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四川盆地中部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雨量20∼40毫米,局地可超過5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中央氣象台7月15日06時繼續發布暴雨藍色預警。
未來三天長江流域將有大范圍強降雨 6月1日至7月12日,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了6次強降雨過程,長江流域平均降水量403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49%,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一位,長江流域及鄱陽湖、洞庭湖等地出現較重汛情,多地遭受洪澇災害。中央氣象台預計7月14日至16日,長江流域將有大范圍強降雨。
水利部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領導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做實做細當前水旱災害防御工作 人民網北京7月14日電(記者 余璐)6月以來,全國共有433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109條超保,還有33條超歷史。長江、黃河上游、珠江流域的西江和北江、太湖都發生了今年1號洪水。
氣象專家解析南方暴雨成因
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已出現15次大范圍強降雨過程,多地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最近南方為啥會迎來這麼長時間、高強度的降雨?背后到底有哪些影響因素?藍藍天工作室記者採訪了多名氣象專家,為您詳細解析近期氣候。
硬核防汛“神器”有哪些?
3月28日入汛以來,我國南方地區汛情災情嚴重,特別是6月以來,西南地區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嚴重洪澇災害,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應急管理部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12日12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141人死亡失蹤﹔2.8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353.2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22.3億元。
應急管理部發布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預警提示 人民網北京7月13日電(記者 余璐)7月13日,應急管理部發布未來三日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預警提示:長江中下游、鄱陽湖、洞庭湖和太湖流域暴雨洪澇災害形勢依然嚴峻,西南地區山洪地質災害風險增大。淮河流域降水逐漸增多,可能出現暴雨洪澇災害。
6月以來全國有433條河流超警 水利部5次啟動應急響應 人民網北京7月13日電(記者 余璐)13日上午,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防汛抗旱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有關情況。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在會上表示,今年6月以來,珠江的西江、北江以及黃河上游、長江和太湖都發生了1號洪水,全國有433條河流超警,水利部先后5次啟動了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強化了預測預報預警,派出了20多個工作組和專家組赴一線指導防汛。
國家防總:全力組織做好防汛救災 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人民網北京7月13日電(記者 余璐)13日上午,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防汛抗旱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有關情況。國家減災委員會秘書長、應急管理部副部長鄭國光在會上表示,應急管理部目前已派出12個工作組到重點省指導防汛救災工作,實行24小時值班職守,24小時為防汛前方提供保障。
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帶領工作組赴江西抗洪一線指導 人民網北京7月13日電(記者 余璐)記者從水利部獲悉,水利部於7月12日11時將水旱災害防御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12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帶領工作組赴江西抗洪一線指導,水利部派出10余個工作組,加強指導,協助做好防御工作。
水利部將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人民網北京7月13日電(記者 余璐)記者從水利部獲悉,7月4日以來,長江、太湖流域出現強降雨,長江中下游干流監利及以下江段、洞庭湖、鄱陽湖,江西修水、撫河等212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72條河流超保,19條超歷史。太湖維持超警狀態。
自然資源部:上半年成功預報地質災害149起 避免直接經濟損失3.63億元
人民網北京7月10日電(記者 余璐)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上半年全國共發生地質災害1747起,造成46人死亡、8人失蹤、30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0.1億元。其中,上半年全國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149起,涉及可能傷亡人員4853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3.6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