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群減輕長江防洪壓力 7月以來,長江上游先后發生3次編號洪水,長江流域內共有24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82條發生超保洪水。水利部、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及沿江四川、重慶、湖南、江西等省市水利部門科學精細調度水庫群攔洪300余億立方米,大大減輕了防洪風險和壓力。
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署防汛救災和熱帶低壓防御工作 人民網北京8月2日電(記者 余璐)近日,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召開會商研判會,分析研判南海熱帶低壓發展態勢,進一步部署防汛救災和熱帶低壓防御工作。 據了解,南海熱帶低壓於7月31日14時生成,其中心距離海南省三亞市東偏南方向約440公裡,以每小時21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於8月1日中午前后登陸或擦過海南島南部沿海(15-17米每秒,熱帶低壓等級)。
鄂竟平率工作組赴湖南湖北一線指導協助抗洪工作 人民網北京8月3日電(記者 余璐)近日,在長江3號洪峰來襲、長江中下游干流和洞庭湖持續長時間高水位的緊要關頭,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帶領工作組赴湖南、湖北兩省檢查指導防汛抗洪工作,與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省長許達哲,湖北省委書記應勇、省長王曉東等共商防汛對策,並與兩省分管負責同志一同深入一線檢查指導。 在湖南,鄂竟平一行前往君山區長江干堤瓦灣段管涌群、洞庭湖建新垸糧倉湖段滑坡處置現場,仔細查看險情搶護情況,詳細詢問出險原因、險情發展過程,共同商討對策,要求做好險情值守和后續處置,及早謀劃,汛后從根本上解決新老險情。
汛情早班車:水利部繼續維持水旱災害防御Ⅲ級應急響應
專家預測:8月或迎台風暴發期 登陸我國的台風個數為2至3個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據國家氣候中心預測,今年8月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台風個數為4至6個,較常年同期略偏少﹔登陸我國的台風個數為2至3個,較常年同期略偏多。氣象部門將密切監測台風動態,做好相關預報預警和服務工作。
專家預測:8月或迎台風暴發期 登陸我國台風個數為2至3個
今年上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僅有2個台風生成,比常年同期偏少,隨后出現了1949年以來首個“7月空台”, 台風活動並不活躍。 然而,剛進入8月,台風就已經按捺不住了。
今年第3號台風生成 兩部門部署防汛防台風工作 人民網北京8月2日電(記者 余璐)8月1日14時,今年第3號台風“森拉克”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強度為熱帶風暴級,中心最大風力8級(約65公裡/小時),距離海南省三亞市偏東方向約85公裡,將以每小時2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8月1日,國家防辦、應急管理部召開防汛防台風會商研判會,與水利部、自然資源部、中國氣象局會商研判雨情水情災情,視頻連線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地防指,進一步安排部署台風“森拉克”防御和重點地區防汛救災工作。
長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將繼續回落 人民網北京8月2日電(記者 余璐)記者從水利部獲悉,8月1日14時,長江三峽水庫水位161.22米,中下游干流石首以下江段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超警0.36∼1.68米﹔淮河干流三河尖以下河段超警0.01∼1.13米﹔太湖平均水位4.36米,超警0.56米。未來一段時間,長江中下游干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淮河中游干流及洪澤湖、太湖水位將繼續回落。
71年來台風7月首次“缺席”?專家為您解密
往年7月在天氣舞台上常見的台風卻在今年“缺席”。繼5月12日2020年第1號台風“黃蜂”和6月12日2號台風“鸚鵡”形成之后,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地區再無新台風出現。
長江中下游地區告別強降雨 北方地區降雨將變多變強 人民網記者7月29日電(記者 余璐)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6月以來,長江流域一輪接一輪的強降雨吸引了全民的目光,累計降雨量和暴雨持續時間都超過1998年。29日起,我國東部雨帶北抬,長江中下游地區強降雨集中期結束,大部地區將轉為高溫悶熱天氣。
國家防總第18天維持長江、淮河防汛Ⅱ級響應 人民網北京7月29日電(記者 余璐)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雖然長江中下游和淮河中游干流近日水位開始高位緩退,但長江中下游干流監利至大通江段持續超警已23天,蓮花塘、城陵磯仍然超保証水位,淮河中游干流王家壩至盱眙河段持續超警13天,堤防長時間高水位浸泡,發生滑坡、塌陷、管涌、崩岸等險情風險不斷﹔特別是安徽省南北兩線作戰,防汛抗洪形勢依然嚴峻。鑒於當前形勢,經會商研判,29日,國家防總決定繼續維持長江、淮河防汛Ⅱ級響應,這是連續18天維持Ⅱ級響應。
水利部部署長江淮河太湖洪水防御和北方河流防汛工作 人民網北京7月29日電(記者 余璐)記者從水利部獲悉,7月29日,國家防總副總指揮、水利部部長鄂竟平主持會商,分析研判當前長江、淮河、太湖和北方河流汛情態勢,對水工程調度、堤防巡查防守、山洪災害防御等工作作出針對性安排部署。 據會商分析,29日20時,長江中下游干流石首以下江段及兩湖水位超警0.68∼2.05米,三峽水庫水位163.18米,入庫流量為32500立方米每秒,出庫流量維持40200立方米每秒﹔淮河干流王家壩以下河段超警0.06∼1.72米﹔太湖平均水位4.51米,超警0.71米,周邊河網區有36站水位超警0.02∼0.87米,其中8站水位超保0.01∼0.27米。
水利部將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等級調整為Ⅲ級 人民網北京7月29日電(記者 余璐)28日17時,長江中下游干流石首以下江段超警0.61∼2.18米,蓮花塘江段及洞庭湖水位超保0.13∼0.15米﹔淮河上中游干流王家壩至盱眙河段超警0.38∼1.94米﹔太湖平均水位4.52米,超警0.72米。雲南金沙江石鼓江段,湖北富水,江西修水,安徽水陽江,江蘇秦淮河等82條河流仍超警﹔湖北富水,安徽白蕩湖、水陽江等16條河流仍超保﹔安徽巢湖、裕溪河、杭埠河等3條河流仍超歷史。
中央氣象台:長江中下游將進入高溫少雨模式
人民網北京7月28日電(記者 余璐)記者從中央氣象台獲悉,7月28日,江淮南部、江南等地部分地區仍有中到大雨,29日后,長江中下游地區雨水明顯減弱,高溫少雨天氣將逐步上崗。未來三天的天氣將以四川盆地、華北、東北的降水以及江南中東部、華南、內蒙古西部等地的高溫天氣為主。
中國氣象局研究部署進一步提升防汛救災氣象服務能力 人民網北京7月28日電(記者 余璐)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近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汛期檢查工作組情況匯報,研究部署進一步提升汛期氣象服務能力舉措。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氣象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劉雅鳴強調,要總結凝練經驗做法,對標需求,強化統籌謀劃,進一步提升防汛救災氣象服務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