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描繪美麗畫卷(人民觀點) “十三五”時期是迄今為止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5年 我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不久前,生態環境部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名單,87個市縣入選。從雲南楚雄到江蘇宜興,從黑龍江漠河到廣西東興,越來越多的地方登上生態文明建設“光榮榜”,共同描繪出一幅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畫卷,彰顯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巨大成就。
這五年,綠水青山更美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
百年逐夢今朝圓——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 湖北宜昌,矗立在長江西陵峽谷的三峽工程有如一座歷史豐碑,銘刻著中華民族一段百年夢想。 日前,三峽工程完成整體竣工驗收全部程序,三峽工程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工程質量滿足規程規范和設計要求、總體優良,運行持續保持良好狀態,防洪、發電、航運、水資源利用等綜合效益全面發揮。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超額完成年度調水計劃 運行六年實現達效 人民網北京11月3日電(記者 余璐)記者從水利部獲悉,截至11月1日早上8點,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超額完成水利部下達的2019∼2020供水年度水量調度計劃,向工程沿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供水86.22億立方米,為年度水量調度總計劃的117%。 按照《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量調度年度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10月31日。
水利部:治淮70年成效顯著 淮河面貌徹底改變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記者 余璐)“新中國成立以來,經過70年的治理,淮河的面貌發生了徹底改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為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它逐漸從水患深重變為安心幸福河。”近日,水利部副部長魏山忠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修”出最美生態(新時代新步伐) 中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明確提出要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這是因為中國自然資源稀缺,本底質量較差,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加之快速的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過度開採和利用,導致以“綠水青山”為代表的高質量森林、草地、濕地等自然資源資產遭到破壞,可持續提供生態系統產品和服務的能力下降,嚴重阻礙了經濟社會進一步發展和優質生態產品的供給。
新理念引領我國防災減災新實踐 數千年來,水旱災害一直困擾著中華民族。進入21世紀,水旱災害仍是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指出做好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他說:“人離不開水,但水患又是人類的心腹大患。
曲久輝院士:后疫情時代水環境水生態保護應從四方面著手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 余璐)2020年環境領域發生最大的事件莫過於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發,席卷全球。疫情發生后,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曲久輝領銜中國工程院相關院士團隊,迅速投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環境風險防控”應急攻關項目,取得全新研究成果。
美麗中國建設 五年再上台階 天更藍 山更綠 水更清 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正緊鑼密鼓開展。生態環境部近日公布的第一批警示案例中,中鋁廣西稀土公司及其下屬企業嚴重污染當地環境,中國建材集團浩源水泥有限公司污染物長期超標排放。
“幾”字彎上看黃河 大河蜿蜒至北疆,出寧夏,入內蒙古。 在這裡,浩浩黃河沿賀蘭山麓向北而行,與東西綿延千裡的陰山山脈碰撞、向東,畫出一個遒勁的“一”字,最后遇到呂梁山脈,轉而向南,在大河“致北”繪就出一個壯闊的“幾”字形彎。